正是一年好时节: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茶农在采茶
江南体育软件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正是一年好时节: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茶农在采茶

  春茶吐新绿,茶农采摘忙。随着全国各地温度稳定回升,各茶区陆续进入全面采摘期。小小一片叶子,是茶产业的承载,更是茶文化的寄托。受疫情影响,名优春茶尽管仍是今年市场的主流,但消费需求不足成为一大挑战。当下,茶产业正迎来新业态新模式的洗礼,茶文化也伴随“走出去”而谋求更大空间。

  一杯好茶造福八方

  充足的光照与充沛的雨水使茶树迅速萌发抽芽,采茶人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。清明谷雨之间,记者走进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南丰村的云台山茶叶基地,一行行郁郁葱葱的茶树映入眼帘,苍翠欲滴,几十名采茶人穿梭期间,采摘着新鲜的茶青。基地海拔1000多米,常年浓雾弥漫。“开园以来,我每天靠采茶收入近百元,手脚伶俐的收入更高。”采茶人钟晓桂说。


  上图 湖北省鹤峰县鑫农茶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直播采茶。

  右图 村民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朱昌镇大坡茶场制茶车间制作春茶。王纯亮摄(中经视觉)

 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茶农在采茶。张建成摄(中经视觉)

  依托天然的生态优势,南丰村大力发展茶产业,并引进制茶企业辐射带动茶叶基地,60多户农户通过资金入股、山地流转、参与务工等形式增收致富。如今,该基地茶叶种植面积达2200多亩,已开发种植白茶、纤芽、毛尖等系列产品。

  春茶的产量与产值分别占全年的50%与70%。对主产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山区来说,茶农们对春茶很依赖。来自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信息显示,今年各地茶园开采时间、春茶质量基本与往年持平,产量较去年有明显下降;名优春茶尽管仍是市场主流,但消费市场需求不足仍是主要问题;一些茶区存在用工难、用工贵的问题,影响鲜叶采摘和茶青收购。

  在往年,三四月份正是茶农忙碌一年收成的关键期,也是茶商预订与销售茶叶的旺季。各类茶博会、春茶采购节、茶文化节,都是茶叶销售的重要渠道。但今年受疫情影响,不少节会或延迟或取消,导致很多茶农对春茶销路有所焦虑。多数春茶落地推广活动难以举行,传统场景营销手段难以开展,往年线下营销的形式几乎不复存在。

  传统销售渠道受阻,各类直播却为茶叶推广打开了另一扇窗户。四川雅安、福建福鼎等茶区将往年茶叶节会移到网上举行,开展“云”茶叶节,配套各类茶叶网络主题活动。一些直播平台发起“县市长请您品春茶”线上活动,县市长们在直播镜头前各显神通,卖力推介特色好茶,带领茶友参观采茶现场,欣赏优美的茶园风光,讲述当地的茶叶文化。据统计,仅12个小时上线人数达670多万人次,销售茶叶总额超200万元。

  “众多茶叶品牌和茶商开始试水直播,通过抖音、快手、淘宝等平台拓展线上渠道,新媒体信息辐射和电商业务在茶产业渗透再次得到强化。”在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秘书长魏有看来,疫情让很多茶企意识到线上营销的重要性。

  近年来,国内茶文化加速向年轻人渗透,各类茶饮不断推陈出新。日前,山东青岛一家茶饮店一开张就成为当地人微信朋友圈中的网红。这家茶饮店依托专业企业开发的“海小青”系列茶饮和餐饮产品,选用了瑯琊青、瑯琊红为原料,加上新鲜牛奶,配制出一系列茶饮,之前曾畅销青岛国际啤酒节。

  茶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,不同人群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。据统计,在快消类饮品消费中,茶类占比达42.1%,年轻人成为新式茶叶消费的主要群体。新式茶饮市场的兴起,标志着年轻一代对茶叶的消费热情在不断上涨。同时,各地的茶文化组织、茶艺馆、茶叶博物馆纷纷建立,斗茶会、品茗会、品茶诗会等茶事活动精彩纷呈。茶叶企业逐步开发袋泡茶、速溶茶、茶饮料等新产品,并向食品加工、生物医药等行业渗透。

  一片叶子接二连三

  寄托着城乡居民对健康生活的向往,承载着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,我国茶产业已形成全产业链,覆盖种植采摘、生产加工以及向旅游延伸的格局。通过对接二三产业,小小一片叶子发展了多种业态与模式,一头连着千万茶农,一头连着亿万消费者,为茶农谋利、为饮者造福。

  “单纯炒茶很难继续提高收益,要让新一代消费者喜欢,就必须不断提高茶叶生产加工能力与水平。”山东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茶学科负责人张续周说,不少茶区正大力推动茶叶深加工,引进了多家企业,研发高附加值产品。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,如抹茶就拥有很好的市场前景,与传统的绿茶相比,附加值提高了2倍至3倍。

  茶园变公园,茶区变景区,茶旅融合成为人们感受茶文化的新场景。在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下坊村,一座400多亩的茶园迎来春茶采摘季,人们在此不仅可以体验采茶、制茶、饮茶,还能品尝茶美食。茶园结合本土食材,制作了茶叶野菜饭、茶叶饼、茶叶土鸡汤、茶叶粽子等绿色美食,把农业与观光休闲结合在一起,成为沪郊首个茶文化旅游基地。

  在多数人的概念中,茶叶一般产自山区,上海并不适合茶树生长,下坊村的茶园从何而来呢?多年前,来自福建的茶叶专家团队从福建山区购置了80万株优质茶苗,深翻沪郊当地农田,开挖渗水沟,并从浙江一处茶园运来了4.9万吨山区黄土,将黄土深埋60厘米左右,以改良土壤,降低地下水位,再造茶苗生长环境。经过7年多培育,这里的沪茶一号已规模化种植,2.36万株茶树长势良好,从此上海有了“自己的茶叶”。

  一缕清香飘扬四海

  中国茶“走出去”是文化与产业交织下的突围。向世界“敬一杯中国好茶”,既彰显了中国茶产业实力,也体现了中国茶文化魅力。

  中国是茶的故乡,最美茶香在中国。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,截至2019年底,我国茶园面积约4500多万亩,茶叶年产量约280万吨,分别占世界的60%和45%,稳居世界第一。不仅产量占优,我国还逐渐形成了长江中下游名优绿茶、东南沿海优质乌龙茶、长江上中游特色和出口绿茶、西南红茶与特种茶4大优势区域。

  茶为国饮,作为茶文化的发祥地,中国古时就有“神农尝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茶而解之”的传说。千百年来,种茶、制茶、饮茶成为中华民族的生活习俗。沿着茶马古道,中国茶由我国西南出发,通过马帮送到亚欧各国。在历史的记忆里,中华文明以茶叶为媒介,在古丝路国家持续传播。从唐朝到清朝,我们的茶在国际上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。

  如今,茶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相知相交的重要媒介。去年11月,联合国大会宣布每年5月21日为“国际茶日”,这是我国主导推动的,有助于各国茶文化的交融互鉴。

 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说,各消费国的消费习俗和市场需求有所不同,有针对性地研制开发各国消费者喜爱的茶品,如欧美地区喜饮花香、水果香的拼配茶、调制茶,中东非洲地区喜饮加糖加香料的大众拼配茶和茶饮料等。只有把准细分需求,茶品才能走得远、发展空间才更大。

  伴随茶园面积在增长,茶文化发展也需要内部和外部同步推进。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刘仲华表示,让世界都喝到中国茶,茶企应该积极寻找突破口,让中国茶从欠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;由绿茶类的一枝独秀,转向多类别齐头并进;从出口中低档茶向中高档转移;从散装茶向小包装茶转移。推动中国茶叶“走出去”,更要创新理念,打好文化牌。对中国茶企来说,卖茶叶不仅是卖原料、卖产品,还应推广和交流茶文化。(经济日报·中国经济网记者 乔金亮)

  杨顺丕摄(新华社发)

  (责任编辑:王炬鹏)

Baidu
map